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1-02-20责任编辑:shizhenzhe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距离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查漏补缺,通过各种小技巧巩固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牢固知识,也可以熟练运用,不论是面对论述题还是分析题,都做到心中有数,下笔不慌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听课者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它是指听课者在课程总结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1.教学目标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其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其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① 过程

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② 方法

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教学目标的陈述

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它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来确切地描述教学目标。下面以“ABCD模式”为例加以说明。该方法认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教学对象(Audience)

教学对象是指学习者,即行为的主体,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2)行为(Behaviour)

行为是指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时应能完成的行为,是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行为应该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3)条件(Conditions)

条件是指学生行为发生的条件,即评定学习结果的约束因素(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因素)。

(4)标准(Degree)

标准是指评定行为的最低依据,或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水准,包括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完成行为的准确性、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1.教学重难点概述

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或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是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

2.确定教学重难点的要求

(1)吃透新课标

明确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难点。

(2)全面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3)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重点主要决定于教材的内容。

3.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1)地位作用分析法

根据重点的含义,教材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可以从分析学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是否为教学重点。

(2)课题分析法

很多情况下学习内容的课题(标题)就明确了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课题(标题)来确定教学的重点。

(3)例题、习题分析法

重点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因而教材中一般都配比了一定数量的例题、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并形成技能与能力。因此,分析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和配制,可以确定教学的重点。

(4)学情分析法

学情分析法,又称经验分析法,是指教师根据往届学生学习理解本节内容的困难程度,或者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堂导入

(1)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2)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的一种导入方法。

(3)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共鸣的一种导入方法。

(4)提问导入

提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

(5)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引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

(6)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引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

2.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是教师运用系统的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

3.巩固练习

在新课讲授总结以后,选择或者编制一些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供学生练习,使学生得到强化,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通过练习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总结

(1)课堂总结的方法

① 归纳式

教师在小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使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经过“信息编码”而“定格”。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课堂小结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出小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

通过提问归纳小结,锻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将新课内容进行概括,同时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对新知识加深理解。

② 启迪思维式

启迪思维式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a.设疑

设疑,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是下节课要探讨的,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从而激起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急于知晓的心理。

b.伏笔

伏笔,即在讲授某一知识时,有意留下一个“尾巴”,使学生感到言而未尽,以引起他们探讨“未尽”的好奇心,为今后的教学埋下伏笔。

c.延伸

延伸,即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就只有在课前或课后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好学科的知识,以便为将来探求本学科领域中的奥秘打好基础,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③ 分析比较式

教师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与其类似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类似的内容进行区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

④ 交流评价式

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与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见解。

⑤ 活动激趣式

把活动引入课堂,寓课堂小结于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新授知识。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的课程,一般来说,包括游戏活动小结、竞赛活动小结、故事活动小结、口诀小结、音乐赏析小结等。

⑥ 渗透式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与知识、技能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思想品德教育恰当地联系起来,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于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自然、适时、适量地渗透。

⑦ 前呼后应式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总结时释疑解惑,这样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前呼后应式的课堂总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2)课堂总结的意义

课堂总结可产生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① 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

② 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做好衔接过渡

③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探索创新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